螺旋CT(SCT) 掃描速度快,層厚薄,容積掃描,加上多種重建函數重建不同組織結構圖像及強大的后處理工作站,可以進行全身各個系統、器官掃描檢查,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多方面甚至功能性檢查,與普通CT相比絕對是一次技術的革新。在此,著重介紹一些我院SCT能開展的新項目。 SCTA(螺旋CT血管成像) 螺旋CT血管成像(SCTA)圖像清晰,分辨率高,圖像質量接近血管造影,重建的圖像清晰度對比度可以和血管造影相媲美,與磁共振血管成像相結合檢查,已成為目前血管無創檢查的首選,深得臨床醫生及病人的青睞。我院影像中心螺旋CT開展了多系統多部位的血管檢查,包括腦動脈瘤、腦血管畸形、腦靜脈竇栓塞、動脈發育異常、椎動脈狹窄、主動脈瘤(真、假動脈瘤,主動脈夾層-Debakey I、II 、III型)、腎動脈狹窄、門靜脈栓塞等等。只要在目前CT能分辨的范圍內的血管基本上都能夠清晰成像顯示。
各系統(骨骼)三維重建技術 SCT可以多角度多層面處理原始數據,根據需要顯示最佳圖像效果,尤其是骨骼系統掃描在臨床的應用效果突出,對大骨骼大關節,尤其是對細小關節的顯示診斷有明顯的優勢。如骨折的對位對線及骨片分離情況、關節面及關節間隙情況(尤其是小關節及結構復雜關節)、脊柱椎管狹窄程度、骨腫瘤的侵犯范圍、顱底陷凹癥、平片難顯示的顱底胸骨骶尾骨等等。
腹部(肝臟)多期增強掃描檢查 結合高壓注射器,采用多期快速掃描,根據各期病灶的強化特點明確病變的性質(如肝癌、肝血管瘤、局灶性結節增生-FNH、轉移瘤、肝硬化結節的定性、肝膿腫、還包括膽道系統占位、先天性發育異常、胰腺腫瘤、腎及腎上腺占位、男女內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的病變等等)、病變的范圍及其對周圍結構(如門靜脈、下腔靜脈、脾靜脈、腎靜脈的受侵癌栓、淋巴及遠處轉移等)的侵犯情況等。同時,加上工作站的后處理重建技術,可以指導臨床選擇治療方案(如保守治療、手術治療、介入治療等)
小器官的多維重建檢查 小器官病變的儀器診斷一直不理想,喉鏡等內窺鏡只能看臟器表面情況,骨骼及氣體又為超聲學檢查設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礙。而SCT通過薄層掃描、多種重建函數及后處理多維重建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,如:視神經、視神經管的顯示,眼眶壁、鼻骨骨折,牙齒及頜面部整容的術前評估,五官占位性病變的定位及侵犯范圍等都能明確顯示診斷。 SCT的檢查已涉及到全身各個系統,為臨床的診治起到不可替代的導航作用。我院影像中心不斷開發創新,如對肺部病變的具體支氣管分支、肺動脈栓塞的具體位置,縱隔淋巴結的具體分區,肝臟病變的分段情況,病變強化前后CT值的差異值對病變定性的價值等,努力向更具體更細更精確方向發展,努力開展SCT檢查的新篇章。 |